天皇級抗頑菇蕈──桑黃
- 極・長崎野生桑黃
- 5月19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頑疾依然是全球人口面對的重大挑戰之一。在探討有助對抗頑疾的飲食選擇時,大家又有沒有聽過「桑黃」?
桑黃(學名: Phellinus linteus)早在江戶時代(約200年前)已有記載。由於難以人工培育,必須寄生於樹齡20至30年的桑樹等闊葉古木上,加上對生長環境條件極為講究,每年增長僅不到一公分,因此有「森林黃金」與「夢幻菇蕈」之稱。

除了其稀有性之外,桑黃對於異細胞的藥用價值亦十分珍貴,本文將引領大家了解桑黃的黃金價值。其具有「天皇級」的抗頑疾成分,能分解出的多酚類化合物Hispolon¹既抗病毒亦抗炎,防止及處理細胞異常增生的活動。
在2006年,一群來自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在英國專業醫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東亞醫學中已經使用了「桑黃」好幾個世紀,具可能會改善化療藥物的效果²。他們測試了一種名為 Phellinus linteus 的蘑菇萃取物(桑黃)對前列腺異細胞的影響,發現它與化療藥物 doxorubicin 配合使用時,除了增加異細胞自然死亡的數量外,還確保不會傷害周圍的正常細胞。

「桑黃」是甚麼年代的產物?
「桑黃」內抗頑疾主要的成分是β-葡聚糖,含量為一般菇蕈類的2倍。研究證實,其抑制異細胞生長率比靈芝、雲芝高20%³,抑制率高達96.7%。其實桑黃具有對變異性細胞的抑制潛能早在1968年⁴已經被日本國家頑疾中心研究所發掘到。在 2010 年,韓國建國大學生物與科技大學的另一項研究證實,桑黃除了可以抑制變異細胞生長及擴散,提高患者抵抗力,還可以有效活化免疫細胞。

2015年有一份發表在《臨床醫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Research)的研究,將桑黃提取物PL-ES及PL-I-ES 與10種異細胞,其中包括腦,肺,肝,乳,胃等部位進行分析。結果發現PL-ES能在72小時內大幅減少異細胞的生長⁵。對於頑疾治療藥物來說,桑黃的這兩種生物的活性成份是一重大發現。

桑黃的食用歷史
在傳統中醫上,桑黃經常被製成湯藥或磨成粉末後煎煮,與其他中藥配搭使用之餘,亦可以將其切片然後沖水飲用。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桑黃也被「現代化」,能以膠囊的模樣呈現及被食用。除了方便大家食用之外,科學提取或濃縮其成分並控制劑量的過程亦簡單化及更節省時間。

甚麼時候食桑黃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食桑黃有分時候嗎?對療程或身體又會否有影響?南韓延世大學校醫療院用了10年時間進行臨床實證,證實病人如在化療期間服食桑黃,能有效減少化療毒性傷害是高達58%、存活期更高出117%⁶。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即電療)期間食用桑黃,有效減低電療時會接受的輻射損害之餘,還能增加白血球、紅血球、紅血蛋白及血小板數量,紓緩療程的副作用例如脫髮,食慾下降,疲倦等等。
在化療期間,無論是正常還是異變的細胞都會被殺死,服用桑黃能有助促進造血功能,有助療程能進行得順利。

桑黃能如何「餓死」異細胞?
「桑黃」有效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截斷變異細胞的營養輸送,同時令異細胞無法透過新生血管吸取養分,達到真正餓死異細胞,防止擴散。
在2009 年的一份醫學文獻顯示,科學家將PC3異細胞接種及將DU145變異細胞移植到白老鼠做測試,每隔兩天連續12次注入桑黃,研究表示「桑黃 」不只弱化異細胞生長,而且還能夠誘導異細胞凋亡及死亡⁷,成效顯著。

桑黃除了在抗頑期間之外,在療程後的階段亦能作為保健食品繼續食用。其核心成分 - 多醣體能幫助身體調理體質例如抗發炎⁸、維持自然防護機制;同時協助調節糖分(穩定血糖)及脂肪的正常代謝運作。還有另一成分:黃酮類,作為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劑亦能支持穩定身體狀態及管理活力。

「極.長崎野生桑黃」抗頑疾的選擇
「極.長崎野生桑黃」有效增加白血球數量,提升化電療效果並紓緩療程所帶來的副作用,功效更勝靈芝雲芝!
Sarfraz, A., Rasul, A., Sarfraz, I., Shah, M. A., Hussain, G., Shafiq, N., Masood, M., Adem, Ş., Sarker, S. D., & Li, X. (2020). Hispolon: A natural polyphenol and emerging killer by multiple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90, 110017
https://www.theguardian.com/uk/2006/aug/02/health.healthandwellbeing
日本國家頑疾研究中心聯同東京大學醫學部、三重大學醫學部等多所著名大學進行桑黃的抗頑疾測試,用了逾10萬白老鼠,歷時3年之實驗結果得出。
Ikekawa T, Nakanishi M, Uehara N, Chihara G, Fukuoka F, ANTITUMOR ACTION OF SOME BASIDIOMYCETES, ESPECIALLY PHELLINUS LINTEUS, Volume 59 issue 2, 1968
Konno, S., Chu, K., Feuer, N., Phillips, J., & Choudhury, M. (2015). Potent anticancer effects of bioactive mushroom extracts (phellinus linteus) on a variety of human cancer cells.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Research, 7(2), 76–82. https://doi.org/10.14740/jocmr1996w
Potential Impact of Phellinus Iinteus on Adherence to Adjuvant Treatment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Outcomes of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 Integr Cancer Ther, 2018
Tsuji T, Du W, Nishioka T, Chen L, Yamamoto D, et al. (2010) Phellinus Linteus Extract Sensitizes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Cells to Apoptosis in Athymic Nude Mice. PLOS ONE 5(3): e988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09885
Liu Y, Wang C, Li J, Mei Y, Liang Y. (2019) Hypoglycemic and Hypolipidemic Effects of Phellinus Linteus Mycelial Extract from Solid-State Culture in A Rat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 Nutrients. 11(2):296. https://doi.org/10.3390/nu11020296